您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服务 > 卫生防疫 >

冬春季传染病预防指南

发布时间:2023-12-15 查看:

       冬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当前,多种病毒混合流行,这让师生们难免心生不安。以下是此类疾病的特点及预防方法。
1.流行性感冒防护攻略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
症状特点
       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伴畏寒、头痛、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常见潜伏期为1~4天。
       传播途径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防范建议
       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等部位;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尽量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应隔离观察,不带病上课,减少疾病传播,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陪护人员和患者都应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肺炎支原体防护攻略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全年发生,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
       症状特点
       以发热、咳嗽等为主要症状,一般咳嗽比较剧烈,而且在退热后咳嗽还可能继续1~2周。肺炎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还可引起肺外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传播途径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潜伏期1~3周,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防范建议
       目前还没有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疫苗。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最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3.新冠肺炎病毒防护攻略
       新冠肺炎是由一种名为SARS-CoV-2的冠状病毒引起的传染病,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在人体中发现。该病毒有潜伏期有传染性,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和呼吸困难等。
       症状特点
 
       新冠感染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有的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肺炎症状,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等。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的流行与流感相似。主要有三种传播途径:1.直接传播:病人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让另外一个人吸入,导致感染。2.气溶胶传播: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感染。3.接触性传播:飞沫沉积在物体表面,接触后感染。
       防范建议
       1.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常开窗、通风好,空气爽、病菌跑。正确使用消毒液。
       3.加强身体锻炼,充足休息,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身的抗病能力,积极参加计划免疫
 
4.诺如病毒防护攻略
       诺如病毒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4至48小时,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和全身酸痛等。多数发病后1至3天即可康复。但诺如病毒排毒过程较长,病症消失两天后,仍具有传染性,免疫期短暂,可能反复复发。
       症状特点
       诺如病毒潜伏期比较短,一般在24至48小时,最短10小时左右,最长可达72小时左右。常见症状有腹泻、呕吐、反胃、恶心和胃痛等胃肠炎症状。
       传播途径
       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防范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喝开水、吃熟食,不食不洁、无证食品,学生应尽量在校内餐厅就餐,少吃或不吃路边摊;疾病高发期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保持室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出现症状,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5.肠道传染病防护攻略
       肠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以细菌和病毒为主。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其它如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细菌引起的细菌感染性腹泻。
       症状特点
       肠道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程度与感染的细菌和病毒的类型有关。患甲肝、戊肝后可能会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下降、厌食油腻、黄疸等症状。
       传播途径
“病从口入”是肠道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食用或饮用受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接触受污染的物品传播,苍蝇、蟑螂等昆虫媒介传播等。
       防范建议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未煮熟、生冷的食物,不喝生水,勤通风消毒,做好家庭内的清洁工作,定期消毒,勤通风换气。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肠道门诊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