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主页 > 综合资讯 > 新闻快讯 >

清明 |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发布时间:2023-04-11 查看: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按阳历来说,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习俗。
清明由来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清明习俗
扫墓
       扫墓是清明节古已有之的习俗,这一天人们会为故去的亲人扫墓烧纸,有些地方还会给土坟填土加固。也有的地方不烧纸不烧香,这和现在的环保要求有关,但也有寒食节禁火的原因,在这些地方大家采取的方式是在坟头的树枝上挂上冥钱、纸帛。 
踏青
       踏青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唐代时球内充气,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如今我们叫足球。
荡秋千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插柳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植树
       "清明时节雨纷纷",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牵钩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遥寄哀思
       清明将至,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我校部分社团组织开展了清明节主题活动,寄托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语艺社
       武孟辉、李鑫老师创建的语艺社开展了“清明节气作品策划会”,学生们纷纷出谋划策动手拍摄视频素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系列——清明”短视频,让我们先睹为快。
历史文化研究社
 
       4月3日,由李珊、何子菇老师创办的历史文化研究社开展了一场“清明追思——祭英烈主题活动”,社员们通过老师讲授、观看视频、畅谈感想、向英烈宣誓等环节寄托自己对英雄先烈的哀思。
 
动漫社
 
       李莎与王孜老师的动漫社开展了“清明祭英雄主题绘画活动”,社员们用手中的笔和纸绘出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在清明节到来之际向为祖国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的英雄致敬。
文明祭祀
       种一棵树,送一朵花,鞠一个躬,也能将我们对英烈的哀思和怀念加以表达,倡导文明祭祀,让我们一起通过“网上祭英烈”活动,以更文明、更绿色、更健康的祭奠方式表达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之情!
(扫描二维码 追古思今 缅怀先烈)